[ PON講座 ] 攝影師都該在意的五個光質特性 ft.複影攝影周育存

大家好!我是複眼攝影工作室的攝影師周育存,平常大多拍攝商品及靜物,2018年開始第一個線上攝影課程,目前在Hahow平台上面已經有 3個線上燈光課程。

大家知道要把商品拍得有質感,如何控制光線是關鍵,而在攝影棚裡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燈具,很多人可能聽過、看過、甚至也用過這些燈具,但卻不太知道如何去理解這些燈具的差異性。

這次很高興有機會接受 PONPAI 邀稿,來跟大家分享我認為攝影師在面對一個光源或燈具時會在意的5個光質特性。我們會以一個簡單的範例,來讓大家了解,這些光質特性可以對畫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~

範例中我們使用了比較容易說明的設備,大家手上的器材表現當然不會跟我們的一樣,但大家可以用同樣的方式,去審視自己拍攝的效果。 ( 事實上,即使是同樣一個燈罩,裝在不同的燈頭上,也會有不同的效果。)

除了封面照片外,示範都只用一支燈具,整體設置如下圖所示,光源的距離、強度會根據需要做調整。以下我會直接標示每張圖實際使用的燈光器材,配置圖就不一一列出來了。

拍攝範例是由兩個白色方塊(非反光材質)跟一面鏡子(高反光材質)組成的,正好可以代表拍攝時的兩種材質。

A. 光的範圍

第一個我們會關注的特性是燈具的發光範圍。有些燈具的發光範圍比較大,有些燈具的發光範圍比較小,範圍大的光,會把整個畫面都照亮,而範圍小的光,可以只照射到畫面中的局部,藉此我們可以得到跟大範圍光很不同的效果。

【Broncolor Pulso G + P70 標準罩】 範圍大的光可以對整個畫面做打光。
【Broncolor Pulso G + P70標準罩 + 蜂巢】 範圍小的光可以只對畫面的局部打光,形成不同的氛圍。

要注意的是,即使手邊是光範圍很小的燈具,還是可以透過把燈的距離拉遠,來得到一個比較大範圍的照射區域,同樣範圍大的光源,將距離壓近,通常也可以獲得範圍相對小的光。

比較極端的例子,我們甚至可以做到只對畫面中的一小部分做打光,而且維持其他部分都是幾乎沒有曝光的。

Godox S60 + SA-P 投影器 + SA-P 光圈環限光】。

在以上三個畫面中,相機與鏡頭都是完全沒有移動的,僅透過控制光的範圍來改變拍攝的效果。

B. 光源的大小 ( 軟硬 )

第二個性質,是光源的大小,通常來說會影響到光質的軟硬。不管是反射傘、控光幕還是柔光罩等等設備,都有一個關鍵的作用,就是「放大光源的面積」。

一般而言,發光面積越大的光源,在同樣的距離下,光質越柔和,也就是可以形成越模糊的影子。影子越模糊的光,就是越軟的光,而形成影子越銳利的光,就是越硬的光。

特別強調「在同樣距離下」,是因為同一個罩子,如果你把他壓近拍攝物,對拍攝物來說,他看起來是變大的,所以通常你就會得到比較柔和的效果;相對的,把距離拉遠,對拍攝物來說它的面積就變小了,所以會得到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硬的光,所以同一個罩子的柔化效果,跟打光的距離也是相關的。

【Broncolor Pulso G + P70 標準罩】 標罩是一個相對小的光源,形成影子的邊緣比較銳利。
【Broncolor Pulso G + Broncolor 60x100cm 柔光罩】 經過柔光罩柔化後,影子的邊緣有明顯的柔化。

事實上,光質的軟硬對畫面的影響,不僅僅只有影子的部分,當處理反射體時,硬光通常會形成更顯眼的反光,而軟光則會形成比較淡的反光。

在攝影棚內,要獲得很硬的光質,一般來說是會像上面的範例一樣使用標罩,如果覺得光質還不夠硬,則會使用裸燈(不加任何燈罩),或者是使用有內置透鏡的燈,例如像 Godox S60,或者在燈的前面加上投影燈具,都可以獲得很硬的光質。而這種很硬的光質,通常也是我們用來模擬晴天陽光效果的光質,是很常用的效果。

【Broncolor Puslo G 裸燈(不加任何燈罩)】可以獲得蠻銳利的影子,缺點是光線會到處擴散,溢散的光不容易控制,會比較難獲得高反差的效果。
【Godox S60 持續燈(有內置透鏡)】,可以產生有方向性而且比一般閃燈裸燈更硬的光質,從畫面中的反差也可以看出比起裸燈,光線範圍是相對受控的,才能有這麼高的反差。(而且它的效果甚至比閃燈裸燈的光質更硬)

補充一點,在講解光源大小的時候,我們提到了,光的面積越大,光會越柔和。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完全正確的描述,因為這個前提必須那是一個透過介質擴散的光源,像是柔光罩、控光幕、反光板這些東西。

假如你的光源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光學性質,例如透鏡(上面例子中的 S60 就是在燈內有設置透鏡的例子,但 S60 本身其實也是一個小光源就是了)、拋物面鏡,大家在中學理化課應該學過,把點光源放在透鏡、拋物面鏡的焦點處,可以得到平行光,而一個面積很大的平行光,還是可以讓你得到很硬的影子。

C. 光源的樣子 (高光)

第三個性質是光源的樣子,這主要影響到的,是畫面中會產生直接反射的部分,也就是會反光的部分。

【Broncolor Pluso G+ 銀反射傘】做為高光,在高反射的區域,可能會將燈體或者傘骨這些東西印入畫面中,而且傘的外型(八角形)形成的反光,可能也比較不適合產品。 (產品上可接受的反光線條比較多是直線或圓形)

所以使用發光面平順的柔光罩或控光幕,能減少上面提到這種的疑慮。(但當然並不是所有柔光罩的發光面都是平順的,有些柔光罩的發光面本身是明顯不均勻的)

【Broncolor Pulso G + Broncolor 60x100cm 柔光罩雙層布】可以產生發光面較均勻的光,而且反光面的邊緣是直線,整體來說也是產品上比較能接受的矩形。不過這張可以看到柔光罩邊緣的樣子,並不算討喜。
【Broncolor Pulso G + 60x100cm 柔光罩 + 額外第三層布】,Broncolor 柔光罩第三層布的設計,將柔光罩的邊緣做了進一步的修飾,雖然稱不上完美,但一定程度改善了柔光罩作為高光的邊緣問題。

這種直接反射的現象在攝影中其實是很普遍的,假如認真觀察上圖的話,會發現反光不只產生在鏡子上,桌面也是有產生反光的,只是桌面由於不是那麼高反光的材質,所以高光樣子不理想的問題就比較不明顯了。

嚴格說起來,其實大部分的材質都是會反光的,只是強弱比例的差別,而有沒有把這些反光處理得漂亮,算是產品攝影的精隨所在了。

D. 光的分布 (熱點與邊緣)

其實這算是第一個性質光的範圍的延伸,也就是說,我們除了關注光照到哪些地方外,我們還關注他的分布狀況,例如哪個地方比較亮,哪個地方比較暗。

【amaran 60x + 隨燈的小聚光罩】可以看到畫面中央有一塊明顯較亮的區域,這也就是所謂的「熱點」。熱點明顯可能會造成你比較難在直打時獲得均勻的曝光,因為熱點的部分會比旁邊亮,當旁邊夠亮的時候,熱點的位置就過曝了。
【amaran 60x + phottix 長焦罩】的熱點比起上面的例子,算是相當不明顯了。他從中央到邊緣的亮度變化是比較和緩的。(從這方面來看,我個人比較偏好熱點不要太明顯的 phottix 長焦罩)

熱點我們該注意的是「光線如何從中央衰減到邊緣」,除此之外,由於我們打光的時候,不見得總是使用「光的中間」,有時候我們也利用「光的邊緣」來打光,所以也會關注光是「如何從邊緣消失」,也就是光的邊緣過渡。

【左 amaran 60x + phottix 長焦罩、右 amaran 60x + 小聚光罩】 可以看到 phottix 這個罩子在邊緣處有明顯的斷差,而 60x 隨附的小標罩,在邊緣的位置變化比較平順柔和,而且轉黑後反差很大。(從這個方面看的話,小聚光罩的可能比起 phottix 長焦罩稍微理想一點)

這些除了會直接影響到燈直打時的效果,也影響到當我們把燈打在控光幕上時可以形成的高光效果。

利用【amaran 60x + 小聚光罩】光邊緣部分的特性,打在控光幕上,來形成漸變的反光效果。可以看到鏡子的反光是我們下意識將它控制到由白到黑的漸層。

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,這些特性並沒有一定的好壞,而是端看大家如何使用,例如熱點很明顯的罩子,如果拿來做整體的照明,會造成曝光不均勻,但換個角度想,他不就是一個涵蓋範圍比較小,而且從中間到邊緣有快速變化的聚光罩嗎? 

E. 色溫

一般來說,攝影燈的設計,應該會讓燈的色溫是 5500k 或 5600k 的白光,通常在規格上也會這樣標示,不過實際上,如果大家實地去測量你手邊的燈,其實並不盡然。

你會發現燈的色溫可能沒有很一致,有些可能比較暖(低於 5600k),有些比較冷(高於 5600k),你甚至不知道到底哪一支可以當作 5600k 的標準。(所以說,別太相信廠商標示給你的數值了,攝影師還是要自己驗證自己的器材)

【左 Broncolor Pulso G + P70 聚光罩、右 Broncolor Pulso G + Broncolor 60x100cm 柔光罩】 有一點可能經常有人沒注意到,剛剛上面使用 Broncolor 柔光罩拍攝的圖,其實存在明顯的偏色。

事實上控光設備都可能會造成偏色,特別是像柔光罩這種有透過介質的,而且很遺憾即使是 Broncolor 柔光罩也不例外,他拍起來跟使用自家 P70 罩子的圖比起來就是明顯的偏黃綠色。

當然不是所有柔光罩都有這樣的"特性",也不見得硬罩子就沒有偏色,建議大家可以自己測試手邊的器材,才能夠對拍攝狀況更瞭解。

在拍攝中,各燈之間的色溫不一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,你或許可以透過燈光膠片去做校正,但除了麻煩之外,也可能沒辦法真正完全把問題解決掉,很多時候甚至只能透過後製補救。

現在的持續燈有不少是可以調整色溫的,除了在燈色校正上比較有彈性外,色溫對拍攝的意義,不見得只有色準,有時候也用來營造不同的氛圍或是刻意形成顏色上的反差。

例如文章封面這張把上面聊到的幾種光質摻在一起拍的照片,就利用了色溫差異來形成更強的反差。
【左 Aputure LS60d、中 amaran 60x+小標罩、右 Godox S60 + SA-P + 光圈環限光】。

最後不得不說在我們說明中出現很多次的 S60 跟 SA-P 這類有內置透鏡的聚光燈所能做到的光質和調變效果,確實非常適合靜物攝影使用,如果大家對這支燈有興趣,可以參考我們的 Youtube 影片介紹,也歡迎直接透過 Youtube 影片文字說明中的推薦連結下訂~

【現在的持續燈也太方便 ? Godox S60 – 調光範圍有點大的 LED 聚光燈】
【神牛 Godox SA-P,高 CP 值的攝影投影器 ,持續燈、閃光燈都能用】

(SA-P 透過 SA-17 可用於部分 Bowens 卡口的燈上,但 SA-17 本身光耗損不算低,因此個人建議還是直接裝在 S60 上透過長曝光拍攝會比較方便)

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,如果大家對於商品攝影打光有興趣的話,也歡迎參考我在 Hahow 平台上面開設的三個線上燈光課程:https://hahow.in/@aloke?tr=aloke

(這篇文章的內容,大概是涵蓋在【四小時學會打光】的前半段,如果你已經是有經驗的攝影師,有興趣了解商品攝影都是怎麼進行的,那可以參考【商攝打光再精進】,這個課程是透過六個特別設計的實拍範例,來幫助大家理解商品攝影調光的重點。)

很榮幸 PON 講座可以邀請到複眼攝影周育存老師,周老師憑藉 13 年的商攝經驗,不藏私地與大家分享,商業攝影最關鍵的燈光密碼,希望老師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助益!

PON 講座是非業配文章,PON 編會與攝影場地經營者們進行面對面訪談或直接邀稿,分享關於場地經營的行銷技巧與經驗、棚拍相關的知識分享,不管您是攝影師或者攝影棚經營者,都能夠參考這系列的內容,讓你的攝影路上更順遂喔!
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佈在粉絲專頁與社團內,別忘了追蹤我們或加入專屬社團,我們下回見~

本回的分享人是...

複眼攝影工作室-周育存
我是複眼攝影工作室的攝影師周育存,2009年開始從事商業攝影,平常大多拍攝商品及靜物,以處理攝影的光線問題為主。2018 年開始第一個線上攝影課程,目前在Hahow平台上面已經有3個線上燈光課程。

我們的社群網頁也歡迎大家追蹤
複眼攝影粉絲頁
Youtube頻道
老闆的業餘IG

您也有直播、攝影棚、空間經營相關專業經驗想分享嗎?歡迎聯繫PON編唷!